热门标签

辞职走上电影路,我永不后悔

时间:1周前   阅读:27   评论:1

作者 | 开寅,资深影评人、电影学者

大学毕业那年的冬天,我在北京的家里闲待着。有一天在街上买了份《戏剧电影报》,翻到最后一版时在边栏看到一则招聘启事。

那时刚刚成立没几天的《环球综艺》编辑部在百万庄《解放军报》大院招待所里租了几间房。面试就是把我上大学时看过的日本和法国电影拎出来回忆了一遍。对方也是年轻人,比我还小一岁,和我一样也是法语专业的差等生。我们聊得挺投机。

1999年《戏剧电影报》

关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专题报道

笔试题是写一篇奥利弗·斯通的评述。我连在电脑上打字都还不怎么会,花了几个晚上慢腾腾地敲了五千字发过去,第二天接到电话说我可以过去上班了。

在报社上班的时光无忧无虑。整天看外国电影杂志,闲聊天,和同事就某个片子的好坏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激烈地拌嘴,边大声放流行歌边一个人写一整版评论。

报纸卖得不错,每期都印十多万份,那是那个年代中国很少见的一份关于外国电影的纸媒,看它的人大都是十几岁的学生。

在午后洒进招待所房间的阳光下我读了好多激情洋溢的读者来信,充满着对电影的梦想和憧憬。这一段拿着工资评论电影的经历,让我从简单地“看电影”变成习惯性地“想电影”。我给不同的平媒和网媒写了许多关于电影的文字,成了第一代民间电影写手中的一个。由完全不知道ABC 在键盘的什么位置,变成一晚上可以对着电脑打出密密麻麻几个屏幕关于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和王家卫的小字,直到头昏脑涨眼冒金星为止。

展开全文

王家卫《花样年华》剧照

这样过了几年,我辞职去了法国。

巴黎有一万个让人厌恶的理由,但它却是一个电影宝库。

六七年间我好像只做了一件事:整日流连于拉丁区的几家小电影院和法国电影资料馆的放映厅,一天看三部、四部、五部电影甚至更多,从巴斯特·基顿到雅克·塔蒂,从马塞尔·莱尔比埃到埃托尔·斯科拉,从霍华德·霍克斯到尼古拉斯·雷,从吉田喜重到增村保造,从杜琪峰到侯孝贤。

我曾经一次不落地去让·杜谢主持的电影俱乐部听他讲那些被人们遗忘的法国电影;曾经在 MK2 Beaubourg电影院排队入场时一转头瞥见戈达尔拿着一本书等在我身后;曾经在慵懒的夏末黄昏于老旧而锈迹斑斑的里昂车站前饶有兴致地看一大群忙碌的场工布景夜拍《绅士大盗》,然后发现身材娇小、柔和美丽的玛丽·吉莲就站在我身旁;也曾经在 La Pagode 电影院的前厅与一位年逾七旬依然庄重典雅的日本女性擦肩而过,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心中永远的女神冈田茉莉子。

上一篇:藏传佛教超度法会减怨气 拉祝仁波切成立基金建校行善

下一篇:王国潼时代奏呜曲

网友评论

  • 2023-05-25 00:43:24

    Thực tế khó khăn đang bủa vây doanh nghiệp, nền kinh tế cũng được Bộ trưởng Kế hoạch & Đầu tư Nguyễn Chí Dũng nêu tại phiên họp tuần trước của Ủy ban Thường vụ Quốc hội. Ông Dũng cho hay nhiều doanh nghiệp lớn phải bán rẻ tài sản, những gì bán được đã bán với giá bằng nửa giá trị thực. "Việc này đáng lo ngại, nhất là với doanh nghiệp cần giữ, hỗ trợ khi người mua là nước ngoài", ông nói.花式秀文笔啊